煉鋼品質評估系統(QE)  

        鋼胚的質量主要關注成份、外型與內外質(包含內部裂縫、中心偏析、次表皮夾渣、表面裂縫等),成份在煉鋼與精煉製程即確定,其他則決定於連鑄。在連鑄過程中,可利用各種製程條件及管制數值等數據,進行鋼胚質量的評估。依據評估結果,可迅速掌握缺陷的狀况、阻止不良品流入後製程,達到鋼胚快速放行的目的。

系統功能

  • 監控與查詢:當前質量評估記錄、歷史質量評估記錄、化驗分析資料、設備運行數據

  • 參數基表維護:分類群組維護、異常事件維護、質量評估碼維護、處置建議維護、虛擬缺陷維護

  • 數據串接與採集:整體信息化系統數據串接、化驗分析數據串接數據串接、設備運行數據採集



系統功能特色示說明

  • 傳統運作模式:傳統上,大部分鋼胚需經冷却後進行檢驗燒除,經確認鋼胚質量正常,方能放行至軋鋼廠進行軋延;對發現異常之鋼胚,則進行精整處理,因此作業時間往往長達數天,且造成二次搬運,增加生産成本

  • 智能運作模式:鋼胚可以透過在線檢驗直接放行,除了可以減少加熱爐的能耗,更可加速物流。當異常産生時,可依實務經驗將處置方案進行歸整及建檔,當下次遇到類似的狀况時,可作爲異常處置之依據



應用效益

  • 降本:減少檢驗數量,保護設備及人員,歸納及彙整處置經驗並降低成本

  • 預警:提早發現並及早解决問題,防止質量不合風險之擴大,並確保鋼胚的可用率與提高達交

  • 處置:對已偵測異常之鋼胚,提出複驗或再處理補救措施之建議,降低溢産鋼胚的庫存與資金積壓

  • 精進:累積過去生産實績及質量評估信息,作爲持續提升質量之動力